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1. 開機前檢查
操作前先檢查釜體外觀,確認石英玻璃無裂痕、劃痕,雙層夾層無積液;檢查密封件(如 O 型圈)是否完好,接口處無雜質殘留;查看控溫系統、磁力攪拌系統的線路連接是否穩固,確保各部件處于正常狀態。
2. 物料添加規范
物料添加量不超過釜體有效容積的 2/3,避免反應過程中物料溢出;對于易腐蝕或高粘度物料,需借助漏斗緩慢注入,防止沖擊釜壁;若需連接輔助裝置(如冷凝管、滴液漏斗),需在物料添加后,通過標準磨口精準對接,確保接口密封。
3. 運行過程監控
啟動設備時,先開啟控溫系統,根據反應需求逐步調節溫度(從室溫向目標溫度緩慢過渡),避免溫差過大損傷釜體;再啟動磁力攪拌,轉速從低檔位逐漸提升至所需轉速(通常 50-2000RPM),觀察攪拌是否平穩,無異常震動或噪音;運行中定期查看夾層介質循環情況,以及釜內物料反應狀態,發現泄漏、超溫等問題需立即停機處理。
4. 停機操作步驟
反應結束后,先關閉攪拌系統,待攪拌停止后關閉控溫系統;待釜內溫度降至室溫,再通過底部出料閥緩慢排出物料;若物料有粘性,可借助適量清洗溶劑輔助出料,避免殘留物料附著釜壁。
1. 日常清潔
每次使用后,用清水或適配的中性清洗劑(避免使用強酸強堿清潔劑)沖洗釜體內部及接口,再用軟布擦干;夾層需排空殘留傳熱介質,定期用清水沖洗夾層,防止雜質堆積影響控溫效率;密封件需單獨清潔,檢查無磨損后再重新裝配。
2. 定期檢查
每周檢查一次密封件老化情況,若出現變形、彈性下降需及時更換;每月檢查磁力攪拌軸的同心度,若攪拌出現偏移需調整固定部件;每季度校準控溫系統精度,確保溫度顯示與實際溫度偏差在合理范圍;定期檢查出料閥密封性,防止閥門滲漏。
3. 潤滑與防護
攪拌軸軸承部位每兩個月添加一次專用潤滑油,保持傳動順暢;長期暴露的金屬部件(如接口卡扣)需定期涂抹防銹劑,避免銹蝕;設備存放環境需保持干燥通風,避免陽光直射石英釜體,防止材質老化。
4. 長期存放處理
若設備長期不使用,需清潔釜體及各部件,將密封件浸泡在專用保養液中(或單獨密封存放);釜體需垂直放置,避免受壓變形;定期(每三個月)開機運行 10-15 分鐘,檢查各系統功能,確保設備處于可隨時啟用狀態。